GPS追踪项圈揭示了新引入的东部袋鼬是如何在马利根平原林地保护区定居的,在该保护区出生的袋鼬用它们张开的前爪欣然接受了新邻居。
这些发现来自由澳大利亚国立大学(ANU)研究人员领导的一项新研究。
主要作者Belinda Wilson博士表示,这些结果是“令人欣慰的消息”。
“我们在马利根平原已经达到了容量上限,因此,如果我们引入新的袋鼬以获得新鲜的基因,重要的是我们要知道它们是否会被种群接纳,还是被排除在外,”她说。
“幸运的是,新的袋鼬被接纳了,它们甚至与其他居民共享洞穴。这真是太温馨了。”
Wilson博士和她的团队给八只新来的袋鼬和八只常住袋鼬戴上了微小的GPS项圈。
这为我们提供了关于袋鼬如何在整个景观中移动以及它们如何相互作用的宝贵数据。
“虽然新来的袋鼬最初在马利根平原四处游荡,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活动的距离缩短了,并在与居民相似的范围内定居下来,这可能是因为邻居的‘锚定’作用,”Wilson博士说。
“我们有一个被称为‘巨型洞穴’的特定洞穴。在某个时刻,我们有七只袋鼬在那里聚集。这在我们的地图上显示为活动频繁的区域。”
东部袋鼬是一种肉食性有袋类动物,上世纪60年代在澳大利亚大陆灭绝。
在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澳大利亚首都特区政府和林地与湿地信托基金会的合作下,东部袋鼬于2016年被重新引入马利根平原。
“虽然东部袋鼬以独居而闻名,但现在我们知道,将它们重新引入与居民相同的区域实际上可以帮助它们留下来,”Wilson博士说。
“随着我们对种群的管理和将‘新鲜血液’引入保护区以避免近亲繁殖,我们还将把一些多余的袋鼬送到我们的姊妹保护区——这样,马利根平原就可以为澳大利亚日益壮大的保护区网络中东部袋鼬的恢复做出贡献。”
好奇的公民科学家可以通过参加Wildbark Learning Centre的黄昏之旅亲眼看到袋鼬。
这项研究已发表在《生物多样性和保护》杂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