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够找到负担得起住房的人越来越少。决策者正在大力推动建造更多公寓,而建筑行业则抱怨监管过度和成本飙升。一个跨学科网络的研究人员已开始为公正的住房体系寻找解决方案。该项目由汉堡大学哲学系的马可·迈耶博士发起。
通常而言,支付能力更强的人,拥有更舒适的住房。与此同时,德国房地产市场是世界上监管最为严格和政治控制最为严密的市场之一。租金控制和保护法律、建造社会住房以及房主援助计划旨在提高某些不太富裕群体的住房质量和可负担性。
然而,大量的规则和规定可能会适得其反,减缓住宅建设,从而导致住房短缺和无家可归。这就像抢椅子游戏,椅子代表住房。成功需要迅速行动和好运。可用椅子的数量决定了多少参与者会落空。
事实就是如此。城市正试图通过禁令来解决空置问题,但这些禁令很难执行。未使用的土地和低密度住宅区是更大的挑战。税收或许有助于增加进一步开发的压力。总体而言,我们需要更好地了解相互关联的动态,以重塑住房市场。这需要跨学科的方法。
是的,我们的项目旨在将来自不同学科的研究人员联系起来,他们的工作从不同角度关注住房正义。令人惊讶的是,不同学科之间几乎没有就这一主题及其他主题进行交流。我希望这能产生创新和可行的住房正义理念。
无家可归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多个学科的专业知识。哲学方法包含了一些基本问题:我们实际上所说的“无家可归”是什么意思?只有睡在桥下的人才算无家可归吗?还是当我没有安全住所时就开始算无家可归了?这些问题与我们对打击无家可归现象的雄心的质疑交织在一起。
仅仅为每一个无家可归的人在收容所提供一个睡觉的地方就够了吗?我们的目标不应该更高一些吗?这不仅仅是一个收容所的问题。需要跨学科行动来消除无家可归现象。以下是几个例子:城市规划可以通过提供负担得起的住房和规划综合社区来提供帮助。经济学专家分析无家可归的经济根源,以制定收入保障战略。社会学家研究社会原因。
由于无法进行大规模住房试验,其他国家的观察结果或许可以告诉我们哪些做法在这里也能奏效。解决方案很少能直接照搬,但它们可以提供想法和建议。
奥地利的维也纳是成功发展社会住房的一个好例子。丹麦征收土地价值税,对土地的基本价值征税。与德国的财产税不同,土地价值税根据财产总值减去改良价值(但不包括建筑物或其现代化改造)对土地的基本价值征税。这是为了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并防止土地投机。苏格兰和一些斯堪的纳维亚国家实施了“住房优先”方法——即首先为无家可归者提供自己的公寓。这表明,拥有一个栖身之所可以帮助他们更快地解决失业或吸毒等问题。
伦理挑战在于权衡住房项目规划和实施相关的各种考量因素。公寓应当负担得起。但公寓也应当符合高标准的安全性和生态目标等要求。我们的愿望清单很长。从伦理角度来看,如果并非所有目标都能完全实现,会发生什么,这将是一件有趣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