珊瑚礁,这些生机勃勃的水下城市,正面临崩溃的边缘。虽然海洋温度上升和珊瑚白化现象频上头条,但《当代生物学》杂志上发表的一篇新文章揭示了这场生存之战中隐藏的一层复杂性:即珊瑚礁中最小居民常常被忽视的作用。
科学家们长期以来一直了解珊瑚与其共生藻类之间的重要伙伴关系,但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和佐治亚大学的研究人员的工作突显出,整个珊瑚礁的命运可能取决于鱼类和无脊椎动物居民多样性之间的复杂相互作用。事实证明,这些微小的居住者在这出戏剧中既是英雄也是恶棍。
“这就像一座繁忙的城市摇摇欲坠,”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的海洋生物学家阿德里安·斯蒂尔(Adrian Stier)解释道。“我们现在才意识到,这是一个微观战场,在这里,看似微不足道的生物可能是决定珊瑚礁是蓬勃发展还是屈服于人类影响的关键因素。”
阿德里安·斯蒂尔的工作涉及海洋生态系统的恢复和韧性。他受到深化我们对生态系统构成基本理解的愿望和迫切需要为沿海海洋生态系统制定可持续管理策略的驱使。
阅读更多
以卑微的雀鲷为例。发表在《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上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居住有这些小鱼的珊瑚更有可能抵御热浪并恢复过来。研究人员认为,这些鱼为它们的珊瑚宿主提供了关键的营养增强,有效地用富含氨的废物为它们施肥。这一发现与发表在《全球变化生物学》上的类似研究相呼应,该研究显示,雀鲷通过促进珊瑚与其进行光合作用的虫黄藻之间的共生关系,有助于珊瑚抵抗白化。
但这不仅仅是增加资源的问题。另一项同样发表在《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上的研究揭示,某些具有领地意识的雀鲷充当珊瑚保镖,保护它们的家园免受捕食者的侵扰,并让珊瑚将更少的能量用于防御,而将更多能量用于生长和生存。
“这项新的研究有力地提醒我们,即使是最小的生物也能在地球的健康中发挥重要作用,”斯蒂尔说。
然而,并非所有珊瑚居民都那么仁慈。这篇文章还强调了这些微观关系的阴暗面。一项发表在《自然·生态与演化》上的研究中的寄生蜗牛会削弱它们的珊瑚宿主,使它们更容易白化。其他生物,如发表在《生态学》上的一项研究中调查的锥螺,会破坏珊瑚礁脆弱的平衡,与珊瑚争夺空间和资源。